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对身体变化、身体发展认识不够。“在学校中,我们经常会处理一些案件,比如,一些同学因为胸部变大等身体变化,被同学嘲笑,自己也十分自卑。这些误解很常见。”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《央广营养课》特约专家史宇对央广网记者说,“在教育孩子时,我们常让孩子接纳自我,但如果连自己身体的变化都接纳不了,如何能让孩子面对整个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呢?”
青春期,性教育不可或缺
青春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,史宇介绍,“现在年龄前置比较明显”,一般女孩10岁左右、男孩12岁前后就会进入青春期。这一时期,孩子会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性发育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,生殖器官的变化、第二性征的出现,如声音变化、男孩出现喉结、女孩乳房发育等……同时,在青春期,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大大加快,出现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,身高和体重快速增长,身体机能日渐增强,让他们看起来越来越像成年人。
但是,相比“身体”的先一步发育,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正经历着极大的激荡。他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,认知水平不断提升,在不断探寻着自我,很多孩子对异性会产生强烈的、美好的感情……这使得青春期的孩子看起来很“拧巴”——叛逆心强、模仿能力强,希望能够突出“自我”,得到他人的认可;与此同时,他们的生活知识、社会经验还太欠缺,自制能力不够、判断力弱……更容易因为自以为的情感而“偏离方向”,对自己、他人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。因此,需要更好地引导、关注。
好奇的种子一旦种下,就会生根发芽
“性教育我们知道,但怎么跟孩子提呢”,有些家长有性教育的意识,却“不得法”;“孩子本来没开窍,教了后会不会让孩子更好奇,整天想着那些事?”有些家长忧心忡忡。
青春期的孩子,对性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。好奇的种子一旦种下,就会生根发芽。“孩子们总会有自己的方法寻找答案。”史宇说,外界的一味阻拦,只能让孩子自己“摸索”,以为懂得很多。不让孩子被片面的知识所左右,及时向他们传授正确、全面的性知识,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性心理很有必要。
史宇介绍,做好“性教育”,对于家长来说,在与孩子聊到相关话题时不要躲躲闪闪,要大大方方。实在不知道如何沟通,现在也有很多“帮手”,比如绘本、书籍、课程、科普视频等,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学习、收看,打消顾虑,解开认知误区。
打造良好的空间,让性教育不再“羞羞答答”
随着社会不断发展,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,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。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(2011-2020年)》中明确提出了“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”。各界对性教育越来越关注。如何打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空间,让性教育成为理所当然,不再“羞羞答答”?
史宇表示,这首先需要社会各个层面通力合作,让性教育科普知识能够让更多人看到。各个平台要减少与性教育相关的那些抓人眼球、过度渲染的短视频的流量,不妨请一些靠谱的专家,多做一些全面、科学的知识讲解,让性知识从“不能谈的变成可以谈的、可以学的”。
作为专家,史宇说,“我们也争取要做到像编剧一样,把性教育这个很有意义的话题讲得更有意思,让人们更愿意接触、学习。”
【直播预告】法定结婚年龄怎么设定的?古代为什么可以早结婚?为什么一定要和孩子“聊聊性”?如何跟孩子沟通性相关话题?如何避免与孩子“尬聊”性知识?今天(8月2日)下午2点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史宇、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付虹将做客央广网《央广营养课》直播间,就青少年性教育与自我保护与广大网友在线互动,现场答疑,助力青少年知“性”成长。扫码即可预约直播: